(記者李明編譯報導)歐洲太空總署(ESA)的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在二○○三年十二月初發生的銀河系強力伽瑪射線爆發區周圍,拍到一組膨脹速度比光速快一千倍的光環。

這是第一次在X射線波段觀測到這種被稱作「回聲」(echo)的奇異現象。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離子化氫氣包圍而成的N44C區,位於南半球可見銀河附近的小伴星系——大麥哲倫星雲(LMC)的年輕恆星群落中。N44C是由包括年輕、炙熱的巨大恆星、星雲和一個由複合超新星爆炸吹出來的「超級泡泡」所組成,為N44複合體的一部份。

來自年輕熱恆星群複合體的柔軟、炙熱的細線流,就像波提切利著名的維納斯誕生畫中女神的頭髮一樣。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銀河系中最大的鑽石有多大呢?哈佛天文學家Travis Metcalfe等人在銀河中發現了一顆和太陽質量差不多的超級鑽石星。這顆位於半人馬座的碳結晶星 BPM 37093 距離地球約 50光年,直徑約四千公里,重達10的34次方克拉。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HO2003年3月公佈的太陽照片(法新社資料圖片)

記者忻明報導/由於太陽的磁場逆轉,可能長達十年的宇宙塵暴得以進入太陽系。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apr/26/today-int6.htm

美國天文學家二十四日表示,宇宙黑洞利用能量的效率極高,堪稱宇宙節能冠軍。若汽車可使用該種引擎,理論上一加侖(四.五公升)汽油將可行駛約十六億公里。黑洞是大型恆星在生命末期極度收縮後的產物,黑洞的引力能吞噬周遭一切物質,物質一旦進入黑洞便永遠消失,此一消逝點便是所謂的「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假想圖﹕外行星繞著一顆年輕的棕色矮星運轉(ESO)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SA2001年4月5日公佈的由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新星誕生過程中漩渦星系的旋臂和塵雲細節。(NASA/The Hubble Heritage Team/Newsmakers)

(記者于止戈編譯報導) 科學家表示,一個由眾多星系與大型雲氣組成的二億光年寬、巨大變形蟲狀構造至目前宇宙中已知最大的物體。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包括地球在內的8顆行星都是自西向東自轉,惟獨金星別具一格地自東向西自轉。法國科學家最近指出,這可能是由于這樣自轉對金星來說是一种更加穩定的運動狀態。

此前人們曾猜想,金星原本与其它大行星一樣,也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后來可能曾經發生過某种特殊的天文事件,導致金星在自轉軸上來了個上下顛倒,變成現在的怪樣子。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四日外電報導〕一組集英國、澳洲與美國的天文學家三日宣佈,他們在九十光年(一光年約九兆四千六百億公里)外的船尾座,發現一個與地球所在的太陽系相當類似的星系,該星系中有一顆類似木星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此一發現使得科學家尋找類似地球、具有孕育生命能力之行星的希望大增。

  科學家表示,這顆質量是木星兩倍的新行星,環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HD70642運行,公轉一圈歷時六年;該行星與母星恆星HD70642的距離,相當於太陽系中木星與太陽的距離。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世界最先進的科技鑽探船「地球號」,16日展開可能揭露地球生命起源的任務,這艘日本製造的探測船,將鑽探海床下七公里深的地幔,並取出長一點五公尺、十五公分厚,可能一窺地幔「活」樣本的圓形土柱。

計畫負責人平朝彥告訴英國「泰晤士報」:「二十世紀的重點在物質與地球的起源,因此進入太空與月球似乎相當實用,帶來許多驚人的科學進展,讓我們得知原子與宇宙大爆炸的知識。而二十一世紀關切的,就是探索生命從何而來的問題。」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