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報導〕今天正值農曆七夕,傳說是天上織女牛郎乘坐鵲橋跨過銀河相會的日子。織女星不但是夏季夜空最亮的恆星,也是天文學研究的要角,除了被拿來作為天上所有星體亮度的標準,還曾是地球的北極星喔!

在全天恆星亮度排行榜中,織女星名列第五,但前四名都是冬天和春天才能觀賞的星星,織女星是夏夜最耀眼的主角。十七世紀天文觀測邁入望遠鏡時代後,為方便記錄描述各星星的亮度,便將織女星的亮度訂為「零點零」等,其他星體的亮度則是與織女星比較後決定的,數字越大越暗,比織女星亮的星等則為負值。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亞利桑納州發現的隕石坑據信是500個世紀前遺留下來的。科學家們認為,包在碳分子里的恒星微粒証明,2.51億年前小行星或隕石撞擊地球,触發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物种滅絕。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星期四說,對于外星生物來說,自以為聰慧的人類還是太原始,犯不著去想辦法溝通。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天文學家萊恩威弗經過計算,得出這樣的推斷:圍繞恒星運行的与地球類似的其他行星,平均比地球年長18億年。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 NASA 4月30日宣布,已經和地球失去聯繫達8個月之久的“先鋒10號”宇宙探測器4月28日突然在112億公里外的太空向地面發回信號,它告知地面,它目前狀況不錯,仍能正常傳送有關數據。

  “先鋒10號“于1972年3月升空,是名副其實的“先鋒”。在所有宇宙探測器中,它第一個毫無損傷地穿過在火星和水星之間的隕石帶,發回木星和土星的照片,第一個抵達 水星,還是第一個飛越冥王星軌道、離開太陽系的宇宙飛行器。目前它離地球112億公里,正以4.38萬公里的時速遨游太空,預計將在200万年後抵達金牛星座。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盛頓三十日電﹐天文學家今天宣布,南極兩個監測器在原始氣體的白熾光芒中發現袖珍的波狀模式,可能是規模差勘與一百四十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開天闢地相提並論之宇宙的遺跡。

天文學家說,這些波狀模式可能是量子波動的能源所產生。在宇宙年紀只有幾億萬分之一秒大,體積比人類拳頭還小時,微量能源便已開始作工。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 NASA 的專家指出行星工程是“非常危險但可行”的,但科學研究表明,再過幾十億年,太陽將會變得極熱,地球上的大氣和水份都將會被蒸乾,這樣生命將無法生存。為了保全地球上的生命,地球的運行軌道需要加以改變,而航天學家認為把地球送入一個新軌道並非難事。如果計算准确的話,每6000年進行一次軌道改變可以使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時間再延長一倍。

  除此之外,研究者還認為這一技術還可以用於把月亮等其它行星運送到適合生物生存的軌道中去。如果成功,人類將會有更多的新的家園。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法新社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文華綜合報導】6月22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表明,地球在1.2萬年保持相對平穩的溫度後,近2000年因溫室效應而開始“發燒”,特別是20世紀的後幾十年比過去400年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熱,而“人類活動應爲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負大部份責任。”

400年來最熱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一個遠古隕石坑,其直徑達31公里,這是在當地發現的最大隕石坑。

據BBC報道﹐研究人員表示恰恰是因為它太大了﹐因此先前在地面的勘探工作很容易忽視它。這一次﹐波士頓大學遙感中心的法魯克埃爾巴茲博士和他的同事高尼姆博士在研究埃及西部沙漠的衛星圖像時發現了這個隕石坑,並將其命名為「科比拉」,這在阿拉伯語中就是「巨大」的意思。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挪威北部7日凌晨發生一枚隕石墜毀,地球物理學和地震研究站都監控到強烈的地震波。據專家稱,這枚隕石撞擊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紀錄,它可能是挪威史載中的最大一顆隕石,所幸墜毀於無人山區未傳出傷亡消息。

據挪威《晚郵報》10日報導,挪威特羅姆斯縣北部的居民7日凌晨2時05分,看到一個明亮的火球劃過天空,幾分鐘後,就聽到一聲巨響,仿佛發生大爆炸。當地一座農場的主人彼得•布魯沃德有拍攝那顆火球劃過夜空的照片。他說:“我看到天空中劃過一道明亮的火光,接著就聽到隕石撞擊地面的巨響,就像一公里處引爆了一個炸藥庫一樣。”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