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迄今宇宙組成的最精確照片的研究,天文學家得出結論認為宇宙僅僅5%是由自組成行星、恆星和氣體的普通物質組成。該項發現是由賓州大學、新澤西普林斯頓的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和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的科學家完成,將發表在本月出版的Physics Review D雜志上。

“我們宇宙是一非常奇怪的宇宙雞尾酒”,論文的第一作者物理及天文學教授Max Tegmark說,“構成宇宙95%的物質不象我們周圍所見的物質,而是一种我們根本看不見、至今仍迷惑著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的物質。”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主持、由十六個國家共同合作的太空磁譜儀(AMS)計畫,將在二00三年於國際太空站正式展開。該計畫斥資六百億美元打造的國際太空站將是本世紀初最大的太空實驗室,而重達五吨的AMS是太空站上唯一的大型科學實驗,將致力尋找由「反物質」組成的宇宙和「暗物質」的來源,這也是人類首次運用粒子加速器的原理和技術,將高精密的磁譜儀搬到外太空去作實驗。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張齊智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麥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宇宙輻射會使損害那些長年在天上工作的航空公司員工的染色體,從而使他們比常人更容易患白血病。

  丹麥癌症流行病研究所的學者早就得出結論,認為太空人和那些長途航班上的空勤人員得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在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後,他們最近發現,在那些患有白血病和脊髓發育不良的空勤人員身上,有一種基因發生了變異或者說出現了瑕疵。這種基因叫做“長臂”染色體7號。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新聞網)日本國立天文台宣布,從2006年4月起開始考慮對太陽系外可能存在的“第二地球”進行探測。

共同社報道,國立天文台新成立“太陽系外行星規劃室”的機構,已經制訂出10年後發射日本太空望遠鏡的計劃,希望能夠提高現有觀測水平,為尋找類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提供幫助。機構負責人田村元秀認為,如果持續探測的話,離太陽系較近的數十個星體周圍有可能發現像地球一樣的行星。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盛頓當地時間一月三十日,美國加州聖-克魯茲(Santa Cruz)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迪默(David Deamer)發布消息稱,生命、或者說生命的早期形態有可能起源於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大衛-迪默是一位專門研究細胞膜的生物學家,國際生物界一直認為,細胞膜的形成對於生命的起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迪默在實驗中發現,即使是在寒冷、充滿輻射的真空宇宙環境下,細胞膜仍然能夠形成並且增生,這說明惡劣的宇宙條件並未阻止生命的演化,生命有可能起源於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日本的天文學家最近根據銀河系氫元素的分佈,首度成功的以立體方式呈現銀河系。天文學家也發現,銀河系是呈現凹透鏡形狀,銀河的漩渦也呈有規則螺旋。

日本國立天文台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的研究員中西裕之與東京大學教授祖父江義明的研究小組,首度成功的將銀河系做立體呈現。這項研究成功將於明天的日本天文學會上發表。該學會今、明兩天在和歌山召開。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和澳洲的天文學家在觀測到一個據信遭到我們這個銀河系吞噬的小銀河殘餘體後,孕育出一項新的天文理論。

据法新社報道,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及天文學教授怀斯日近日告知加州圣地牙哥的美國天文學會,本銀河系其實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銀河,它是由一群小銀河合併所形成。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哈伯為藏有黑洞的相鄰星系拍照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NASA公布大恒星LkHa101周圍雲層照片。照片是一幅2001年2月27日在美國NASA上登出的圖片,上面顯示的是在大恆星LkHa101周圍圍繞的形似面包圓的雲層。這是1998年在夏威夷的毛納基島通過設在Keck望遠鏡上的近紅外照像機拍攝的,在那個近紅外照像機的二級鏡片上使用了干涉計孔鏡裝置。

jitt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